施秉縣牛大場鎮(zhèn):開辟魔芋產業(yè)“新賽道” 拓寬群眾增收渠道
陽春三月,魔芋迎來采挖期,在施秉縣牛大場鎮(zhèn)林家沖魔芋種植示范基地里,幾十余名務工群眾正搶抓時令,揮舞著鋤頭采挖魔芋,呈現出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。
走進魔芋種植示范基地,一條條寬闊的水泥路直穿在基地中間,一顆顆嫩綠的紅豆杉整齊排列在道路兩旁,一袋袋滿滿的魔芋沿著道路兩旁整齊堆放,基地負責人蔣鵬正忙碌著抬魔芋過秤裝車,仔細記錄每一位務工群眾的采挖重量。
家住吳家塘村的羅成毅、張羽秀夫婦就是“魔芋采挖大軍”中的一員。據他們介紹,這幾天是基地魔芋集中采收期,每天早上7點左右他們就會從家里驅車前往基地采挖魔芋,夫妻二人分工協(xié)作,一人負責挖掘,一人負責分揀、搬運,每天大概能挖400公斤左右,每人每天能收入160元左右。
據了解,牛大場鎮(zhèn)目前已建成魔芋示范種植基地3個,種植面積累計達380畝,種植品種主要為白魔芋。隨著種植面積逐年擴大,每年在魔芋種植、管理、采挖等環(huán)節(jié)都會產生大量就業(yè)崗位,極大地帶動了當地的村民務工增收。
“魔芋是致富寶貝,每畝產量大概在1.5噸左右,目前收購價7000元/噸,畝產值在14000元左右,主要銷往遵義、六盤水等地,每天都會有客商來基地收購,根本不愁銷路。”貴州美嘉源農業(yè)發(fā)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斌介紹說。
近年來,牛大場鎮(zhèn)瞄準魔芋產業(yè)廣闊的市場前景,在發(fā)展中藥材“老牌產業(yè)”的基礎上開辟魔芋產業(yè)“新賽道”,不斷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。引進公司以“現金入股+技術指導+保底回收”的模式開展合作種植,采取“以獎代補”方式發(fā)展群眾種植。同時,積極探索“公司+基地+農戶”的聯農帶農模式,通過土地流轉、勞務用工、技術指導等方式與群眾形成利益聯結機制,帶動群眾參與入股分紅,打通農民增收致富的長效渠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