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寨:水稻缽體育秧苗 科技賦能助春耕
進入四月份以來,丹寨縣各鄉(xiāng)鎮(zhèn)借助天氣晴好、氣溫回升的有利時機,全面展開水稻缽體育秧工作,為全年糧食增產增收夯實基礎。
在揚武鎮(zhèn)長青居委會田間地頭,機器轟鳴,旋耕機正在水田里來回翻土、耕犁,為水稻缽體育秧提供良好的生長環(huán)境。去年以來,長青居委會通過“黨建引領+合作社+農戶”的方式發(fā)展水稻缽體育秧技術培育,由于秧苗長得飽滿、大小勻稱,受到了廣大農戶的青睞。
“現(xiàn)在我們正在加班加點地放水打田,今年計劃育秧4000畝,大概4880萬株的秧苗,因為去年的長勢比較好,加上今年的宣傳推廣,現(xiàn)在周邊農戶跟我們訂購了2000余畝秧苗。”長青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兼主任楊光秀說。
另一邊,育秧基地內,水稻缽苗育秧機正在加足馬力生產,村民們正在為水稻育苗播種機放盤、加種、添土,短短十幾秒鐘,一粒粒水稻種子便整齊有序地鋪在秧盤中,并通過自動軌道傳送至溫室進行培育。全程機械化操作,不僅省時省力,還能提高育秧的成活率。
“開展缽體育苗的好處就是只花200元錢就可以種一畝地,用不著去操勞,剩余的時間還可以去搞其他勞務輸出,等到插秧時直接來要秧去插就行了。”村民王義林表示缽體育苗省心不少,很受農戶歡迎。
據了解,2023年,丹寨縣400畝水稻高產示范基地平均畝產量達到了650公斤,初顯成效。今年,全縣計劃在長青社區(qū)、興仁鎮(zhèn)城江村兩個水稻缽體育秧示范點開展水稻育秧6000萬株,依托新科技、新技術,提高土地利用效率,增加產出效益,為加快現(xiàn)代農業(yè)的發(fā)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“2024年丹寨縣大力推廣水稻缽盤育秧技術,今年計劃育秧5000畝,我們農業(yè)農村局在這個育秧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及時組織農技人員深入育秧示范點開展指導工作,保障糧食安全。”縣農業(yè)農村局農推站站長雷云龍介紹說。